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首页 > 新闻资讯

冬令进补:顺时养生有讲究,辨证施补是关键

2025-11-04

      随着天气转寒,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冬令进补,但如何补得对、补得巧,却存在诸多学问。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”。所谓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,“闭藏”便是冬令进补的核心要义。

 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冬令时节气温走低、阳气收敛、阴气固藏,正是一年四季中保养脏腑、积蓄精气的黄金时机。经过夏季高温的持续消耗,冬季人体易陷入疲劳乏力、抵抗力下降的状态,此时进补能及时补充损耗、提升抗寒能力;同时,冬季的合理进补还能为来年春季打下良好基础,帮助降低春季传染病的侵袭风险。

  那么,如何才能让冬令进补更见成效?不同人群在进补时又该注意些什么?对此,中医专家结合理论与临床经验,为我们提供了冬令进补的实用指导。

  辨证论治是原则

  盲目进补易适得其反

  “冬令进补想补对、补好,辨证论治是首要原则。”丁红生强调,冬令进补并非“多多益善”,更不是“越贵越好”,每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且当下的身体状态也各有不同,只有辨证论治,才能让滋补效果真正作用于身体。

  如中医所讲的“虚证”,可分为气虚、阴虚、血虚、阳虚等不同证型。气虚体质者常表现为动则气短、少言懒语、浑身乏力;阳虚体质者在此基础上,还会出现怕冷畏寒、四肢不温、手脚冰凉的症状。进补时,阳虚者适合吃羊肉、鸡肉搭配生姜、干姜、肉桂等温阳药材;气虚者则可加入人参、黄芪、党参等补气药材,通过针对性调理提升效果。丁红生建议:“如果对自身体质判断不准,可以在进补前咨询专业中医师,明确体质类型和身体问题,避免因‘盲目进补’导致适得其反。”

  其次,“先清后补、先调后补”也是冬令进补效果提升的关键。若进补前身体存在“阻碍”,滋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:肠胃功能差的人,可先通过陈皮、山楂泡水喝等方式开胃健脾,让肠胃具备更好的消化吸收能力;体内有轻微内热、常感口干、大便偏干的人,要先喝蒲公英茶、银花茶等清热饮品“去火”,待内热消退后再进补,避免“补上加火”;若正处于感冒、发烧、咳嗽等急性病症期间,或有慢性气管炎、肝炎等慢性病急性发作,需暂停进补,先治愈疾病,待身体恢复平稳状态后再考虑进补。

  冬令进补的起点一般是冬至前后。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节点,冬至后阳气逐渐回升,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助力阳气生长,让营养物质被身体充分吸收储存。至于具体的进补时长,则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态灵活调整,对于有慢性疾病,长期阳虚的人可以适当延长冬令进补的时间,从立冬后便开始,持续调理至立春。

  进补不应“一刀切”

  特殊人群进补各有侧重

  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特殊人群,生理特点和健康需求不同,在进补上应有不同侧重。老年人大多存在肝肾不足、身体机能减退的问题,进补需以“平补”为主,避免过于温热或滋腻的食材。食补可优先选择山药、枸杞、核桃、芝麻等温和食材,既能补肝肾、益精血,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多负担。

  儿童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体质娇嫩,易出现消化不好、胃火偏重等情况,进补同样需“清淡平和”。不建议给儿童服用人参等滋补药材,若确实需要调理,可选用太子参等药性更为温和的药材;日常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,多吃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过量食用油腻、辛辣或滋补类食材,防止加重肠胃负担,引发消化不良。

  孕妇体质特殊,一般不建议“刻意进补”。若孕妇本身身体虚弱、气血亏虚(如孕期消瘦、面色苍白、易疲劳),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轻度调理,避免自行进补,过量进补易滋生内热,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;多数孕妇只需通过日常饮食补充营养,保证优质蛋白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的摄入,即可满足自身和胎儿需求。

  “不少人存在认知误区,认为补品用量越大、价格越昂贵,滋补效果就越好。”丁红生特别指出,部分人群盲目追捧人参、鹿茸、燕窝等名贵补品,甚至一次性服用大量补品药材,反而会让身体“不堪重负”。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在体内堆积,极易引发内热、失眠等不适症状。因此,冬令进补务必遵循“适度适量”原则,盲目求多求贵反而适得其反。

  进补门道多

  选对方式更见成效

  谈及冬令进补,方式虽多,但药膳仍是大众最常选择的一种。这种将药材与食材搭配同煮的进补方式,兼顾营养与养生效果,且普适性强、容易操作,能够很好适配日常需求。气虚者可多吃黄芪、党参炖鸡,改善乏力、气短;血虚者(尤其女性)可用当归、桂圆、红枣与羊肉同炖,可补血温阳,缓解面色苍白、头晕心悸;畏寒怕冷者同样适合多吃羊肉,搭配生姜、萝卜炖煮,既能温补阳气,又能健脾暖胃。

  羊肉可以说是冬令进补的热门食材。中医认为羊肉性甘温,能健脾温中、补肾阳、补气血,尤其适合脾胃虚寒(易受凉拉肚子、肚子发冷)、肾阳虚(腰酸腿软、夜尿多、下半身冷)的人群。但羊肉温补性强,体质偏热(常口干、大便干、易长口腔溃疡、长痘)者不宜食用;且食用羊肉时应避开浓茶、柿子,两者需间隔一段时间再吃,以免影响羊肉营养吸收。

  此外,膏方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冬令进补方式。作为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调养方法,膏方是以多种中药材为原料,再加入阿胶、鳖甲胶等,经煎汤、浓缩、煎熬制成膏状,还会根据需求加入冰糖或木糖醇调味。“膏方浓度更高、滋补效果好,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。”丁红生介绍,如今这一传统进补方式也开始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。

  “顺时、辨证、适度”——冬令进补需结合自身体质和健康状态,选对时机、方法和食材,才能让冬季成为“养精蓄锐”的黄金期,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


© 2025 杭州赛诺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3040530号-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