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大力支持慢病健康管理
11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《健康中国行动—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(2023—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《方案》强调实施危险因素控制,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,并特别强调关口前移的重要性,创新心脑血管疾病的同防同治路径,加大基层对血压、血糖、血脂“三高共管”的力度。
《方案》要求,将居民心脑血管健康促进融入各有关政策中。落实65岁以上人群健康管理服务,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。同时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,开展覆盖35岁以上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。倡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,每6个月进行血脂、血糖检测。推广个人血压、血糖定期自测,指导居民及时了解个人超重肥胖的状况。
在具体落地时间上,《方案》给出的期限是到2030年,30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不低于65%,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不低于70%,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万分之190.7以下。
国家大力推动解决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的原因,则是居民健康知识不足、对疾病的知晓率偏低,长期保持饮酒、吸烟、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,以及缺乏疾病的防治意识与方法等系列问题。
同时,即便部分人群懂得心脑血管疾病应该进行自我保护,也会主动自行寻找一些解决办法,但个人的力量过于单薄,且很多知识无法验证真伪,导致耽误病情的情况也大有人在。此外,大医院专家号需要很长时间排队,患者很难得到高效的帮助。
由此可见,在连锁药房直接进行患者的健康检测、健康教育,不仅社会需求巨大,而且在很多地区都是空白。推进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转变,就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监测,不断提高监测质量,拓展监测网络,持续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;提高监测效率及质量,这些都是药店能做,且部分药店已经在做的任务,国家对此将给予大力支持。
头部连锁重点发力
近期,据兰州日报报道,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全市连锁门店中遴选出13家硬件条件好、质量信誉优、规范管理好、药学服务强、创新示范佳的零售药店,作为示范药店的创建主体,目前已全部创建完成。
“目前我市示范药店能够结合自身特点,开展免费吸氧、免费充氧气袋、慢性病患者药历档案、代客寻药、安全用药指导、代煎中药、中药打粉、24小时售药等药学服务项目,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。”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监管科副科长董珉说。
这些示范性零售药店通过数字技术扩大服务半径,开展专业化、智慧化、网络化药学服务;设立“MMC(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)健康便利店”,提供免费健康自检、数据解读以及健康指导;联合社区开展药学服务进社区,为居民提供上门药学服务……
对于慢病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,健康指标的检测、监控非常重要,重视危险信号的捕捉,如加强血氧监测警惕沉默性缺氧,慢病指标控制不好或波动会导致心血管事件。因此,慢病检测和监测越来越受到医药行业的重视。
据统计,一些药品零售行业的头部企业,早就已经开始布局慢病检测。从各头部连锁披露的2022年年报能够明显地看出,各头部连锁你追我赶均在纷纷发力慢病检测业务。
老百姓已在全国万家门店铺设了血糖、血压、心率、血尿酸、血脂、血氧等慢病自测蓝牙智能设备,慢病服务累计建档860万+人,累计服务自测3900万+人次。
一心堂正大量铺设基于慢病的健康照顾站,除为慢病患者免费测量体重等基础性服务,还提供免费血压、血糖、尿酸的检测和为患者建立专业的慢病档案。
大参林以自研数字化工具与疾病知识图谱为支撑,深挖九大病种的垂直疾病管理和药物治疗管理(MTM),为患者提供疾病风险筛查与监测,目前拥有经过星级认证的慢病服务人员1100余人以及MTM 药师100余名,服务于1500家慢病门店。
近年来,伴随现代生活节奏的改变,慢性病患者群体呈现扩大化与年轻化的趋势。向慢性病患者提供妥善、便捷的慢病管理服务,逐渐成为基层医药零售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。